
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,南京人?,F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,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,清華大學特聘教授。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“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”指導教授,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(原會長),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,中華詩詞學會顧問,中央電視臺“詩詞大會”總顧問、《小樓聽雨》詩詞平臺顧問、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。曾應邀在美國耶魯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。
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(260)
清·鄭珍《芝女周歲》詩之“前阡桂之樹”芝女周歲
[清]鄭珍
憶我去年春,二月初四吉。
將就禮部試,束裝指京室。
酸懷汝祖母,不忍見子別。
倚橧飼么豚,淚俯彘盤抺。
此時汝小蠢,尚是混沌物。
艱苦徒萬里,無才分宜黜。
豈知出門后,慈念益悲切。
前阡桂之樹,朝暮指就嚙。
子身向北行,母目望南咽。
旁人強歡慰,止令增感怛。
所幸越七日,先生爾如達。
半百甫為祖,忻忭那可說。
乃令念兒心,漸為抱孫奪。
吁嗟賴有此,不爾得今日。
生女信為好,比鄰不遠出。
為紀晬盤詩,悲忻共填結。
網友知畏齋問:鐘教授,又要打擾您了。鄭珍詩中的“前阡桂之樹”一句沒有看明白,特向您求教。
鐘振振答:在上期的《答疑》(259)中,我已指出,鄭珍此詩“前阡桂之樹”句,與古人用“折桂”以喻指科舉考試登第有關。今天,再就這一話題,略作延伸論述。
“折桂”一語,不始于唐詩,南朝時期的詩里就有了。如南朝宋·鮑照《代春日行》詩曰:“入蓮池,折桂枝。芳袖動,芬葉披。兩相思,兩不知?!绷骸し对啤秳e詩》曰:“別君河初滿,思君月屢空。折桂衡山北,摘蘭沅水東。蘭摘心焉寄,桂折意誰通?!庇帧端蜕蛴浭乙箘e詩》曰:“寒枝寧共采,霜猿行獨聞。捫蘿忽遺我,折桂方思君?!标悺そ偂督浭寂d廣果寺題愷法師山房詩》曰:“息舟候香埠,悵別在寒林?!灰娡对茽?,空留折桂心?!钡藭r期詩里的“折桂”,都用于離別相思,還沒有“科舉登第”的意思?!翱婆e取士”始于南朝以后的隋,南朝人當然不可能用“折桂”來喻指科舉登第。
用“折桂”來喻指科舉登第,溯其源頭,為晉人郤詵故事?!稌x書》卷五二《郤詵傳》載:“武帝于東堂會送,問詵曰:‘卿自以為何如?’詵對曰:‘臣舉賢良,對策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?!贝说涔手须m無“折”字,但郤詵自詡為“桂林之一枝”,便有“折”的意思隱含其中。不過,他只是自比“被折的桂枝”,并沒有自己“去折桂枝”的意思。且晉代的“舉賢良”,還屬于“推薦制”,也不同于后世科舉的“考試制”。
然而,“舉賢良”的“對策”也是要評等第的,可以視同“考試”。故唐詩中即用“折桂”喻指科舉考試成績優異而登第。武元衡《戲贈韓二秀才》曰:“名高折桂方年少,心苦為文命未通。聞說東堂今有待,飛鳴何處及春風?!迸碡都钠蕖吩唬骸澳犗嗳绔I賦遲,錦書誰道淚沾衣。不須化作山頭石,待我堂前折桂枝?!睓嗟螺洝斗墒寮氖鞠矐c感懷三十韻因獻之》曰:“道義集天爵,菁華極人文。握蘭中臺并,折桂東堂春?!币陨现T例有“東堂”“堂”等字,可以明顯看出“折桂”與郤詵故事的關聯,因為晉武帝與郤詵是在“東堂”對話的。其實,“東堂”里不可能有桂樹;郤詵以“桂林之一枝”自詡,那“桂林”與對話地“東堂”也沒有瓜葛。但不知怎地,唐人硬生生興出了一個“東堂折桂”的說法。
這個說法,沒多久就被“蟾宮折桂”的新說法取代了。唐·盧肇《成名后作》詩曰:“桂在蟾宮不可攀,功成業熟也何難。今朝折得東歸去,共與鄉閭年少看?!惫糯鷤髡f,月亮上有桂樹;又有蟾蜍,即蛤蟆,故月亮可稱“蟾宮”。唐·周墀《賀王仆射放榜》詩曰:“雖欣月桂居先折,更羨春蘭最后榮?!薄霸鹿稹迸c“蟾宮桂”也是同樣的意思。
“蟾宮折桂”比“東堂折桂”更夸張,更浪漫,更富有想象力,因此也更為后人所樂于接受并襲用。但后人在襲用時,也不都是簡單機械地剪貼、拷貝,其措辭又往往有所變化。如唐·吳融《山居即事》詩四首其一曰:“桂樹秋來風滿枝,碧巖歸日免乖期。故人盡向蟾宮折,獨我攀條欲寄誰?!彼巍り悂啞渡樽印罚ㄐ≡河赈艣觯┰~曰:“起來閑坐北亭中,滴盡真珠淚。為念婿辛勤,去折蟾宮桂?!蓖跬カ暋兜麘倩āべ浂∷〉┘暗凇吩~曰:“桂樹新生都幾許。兄弟騎龍,雙入蟾宮去。一日兩枝同折處。姮娥拍手都分與?!辈軇住肚屣L滿桂樓·丹桂》詞曰:“詩人謾自許。道曾向、蟾宮折取。斜枝戴,惟稱瑤池伴侶?!背檀蟛墩鄣す稹ざ藦褪芄佟吩~曰:“青衫得掛尤光寵,桂是蟾宮種。詩書濃處便生枝,但只要、頻澆壅?!辈芄凇段鹘隆な局覐吩~曰:“小山叢桂吐清芬,猶帶蟾宮風韻?!杲衩顨q已能文,早折高枝榮奮?!苯稹ざ庠段鲙洝分T宮調卷七《正宮·梁州令纏令》曰:“步入蟾宮折桂花,舉手平拏?!艃灢蛔屬Z馬,金榜名標高甲。蹤跡離塵沙,青云得路,鳳沼步煙霞?!痹⒚糁小赌咎m花慢·壽大智先生》詞曰:“蟾宮桂春榜字,看明年、光耀滿門閭。應笑青燈黃卷,卻成玉帶金魚?!敝焖急尽稜T影搖紅·壽鄭梅庵》詞曰:“那羨東風桃李。向蟾宮、早攀仙桂?!泵鳌@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出《言懷》曰:“能鑿壁,會懸梁。偷天妙手繡文章。必須砍得蟾宮桂,始信人間玉斧長?!鼻濉こ讨R《答曹震亭贈詩》四首其四曰:“簪花蕊榜文留試,掇桂蟾宮斧快磨?!标愖髁亍陡又星镫s感》詩三首其二曰:“今歲秋風太凄厲,桂花狼藉委香塵。蟾宮例織登科記,不見梯云得意人?!弊宰⒃唬骸班l試暫停?!苯允瞧淅?。幸虧它們還沒有淪為簡單機械的剪貼、拷貝,否則,再奇妙的比喻也會引起讀者“審美疲勞”的。